<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今天是:2023年03月08日 星期三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beat365下载唯一官方网_365bet官方_你们的365还进得去吗区《beat365下载唯一官方网_365bet官方_你们的365还进得去吗》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beat365下载唯一官方网_365bet官方_你们的365还进得去吗》2022年第6期>>喜迎二十大
        江姐村:以“红”带“彩”绘就幸福底色
        发布时间:2022-07-11 15:49:43       作者:缪静 宋姿熠       来源:自贡网

        同一个村庄,走出两位“双百”人物,在全国也不多见。beat365下载唯一官方网_365bet官方_你们的365还进得去吗区大山铺镇江姐村,就涌现出两名“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分别是长征途中血洒遵义城下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解放前夕被杀害于渣滓洞的江竹筠烈士。

        昔日的江姐村山高路陡、土瘦田少,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的偏远小山村。如今,这个红色村落已成为自贡东部新城核心区、内自同城发展“桥头堡”。永不褪色的“红”,根植于这方土地,为盐都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不竭动力。

         

        行走见闻

        寻初心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今年清明节前后接连多日,无数群众自发前往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邓萍故居,重访初心始发地,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从自贡市区出发,沿宽阔的东环线行驶不到1公里,“五星”“红岩”和“红梅”等创意元素与自贡地域建筑特色完美相融,满目苍翠掩映下的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格外引人注目。

        沿290级台阶拾级而上,江姐雕像矗立广场。江姐端庄秀美,目光直视远方,平和安详的眼神里透出坚毅与刚强。从高高的山顶上俯瞰基地,只见两面青山环抱,下拥一汪碧潭,江姐故居就在这青山秀水包围和呵护之下静默着。再上行6公里左右,穿过一道水渠,红军长征中牺牲的最高将领、革命烈士邓萍的故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

        春日郊外,阳光和暖。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大家边看边听,用手机、相机定格眼中的“景”和心中的“红”。2021年,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掀起,江姐村红色景点江姐故居、邓萍故居等成为不少人追寻红色记忆、不忘初心再出发之地。

        铭记历史,是为更好地勇毅前行;对革命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2007年,为寄托人们对红岩英烈江姐的敬仰之情,大山铺镇原永和村更名为江姐村。自此,beat365下载唯一官方网_365bet官方_你们的365还进得去吗区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穷旮旯拉开了以红色文化旅游为龙头的发展大幕。

         

        谋发展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42日,我市在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红梅雕像广场举行“清明祭英烈”——向江竹筠烈士敬献花篮仪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站在江竹筠烈士事迹陈列展览馆门前,望着陆续到达的参观者,基地工作人员陈先金一脸欣慰。依托这条红色旅游线路,年过五旬的陈先金从普通村民变身为基地工作人员。“以前是靠天吃饭、土里刨食,爬坡上坎出个门都恼火!”同在基地工作的江姐村村民江申田回忆,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江姐村属典型丘陵地貌,以前赶场天挑着瓜果蔬菜到大山铺去卖,别提多费劲,“进出只有一条机耕道,晴天一身汗,下雨一脚泥。”

        虽然眼前的入村旅游快速通道只有2.8公里长,但却是一条重要的生态交通走廊,更是一条追寻红色印记的红色之路。2007年,随着“弘扬江姐精神,打造红色故里”序幕的拉开,beat365下载唯一官方网_365bet官方_你们的365还进得去吗区把基础建设作为夯实江姐村长远发展路径的头等大事。按照“打造文化旅游强村”的总体思路,大山铺镇抽调5名精兵强将到该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村民修通了江姐村连接市区的5公里水泥公路,并引资2000多万元、村民投工投劳,新修了江姐汽车客运站、旅游快速通道,新建和硬化景区道路、通村(组)公路21公里。

        同年,修复后的江姐故居、邓萍故居相继被评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特别是2021年以来,伴随着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的开放,江姐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航拍镜头之下,以江姐村为圆心的东部新城新貌渐次展现。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推进,地处东部新城核心区、内自同城发展重要节点的江姐村吸引了碧桂园、嘉祥外国语学校、中华彩灯大世界、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等重大项目落地,全市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宜昆河湿地公园也已建成开园。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彩灯文化,让江姐村更具发展潜力。

        “再过不久,我们的‘春风里’就正式开业了!”离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距邓萍故居约500米的宜昆河畔,一座服务红色旅游发展的艺术商业中心“春风里”正在加紧建设。项目负责人曾锐清介绍,这是村企合作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当地就业的一次有益尝试。毋庸置疑,绝佳的红色地缘优势,成为“春风里”落地生根的重要因素。令人欣喜的是,“赓续红色基因”已然成为更多产业、项目、企业核心价值的支点与初衷。

        路通了、树绿了、景美了……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元素的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烈士故乡旧貌换新颜,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质的飞跃,收入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修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2021年,江姐村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8万元。

         

        转思想 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红色精神的发扬,红色力量的释放,让这片“红土地”再次光芒万丈。在江姐村,村民们把红色力量注入发展,收获了不一样的风景。

        随着beat365下载唯一官方网_365bet官方_你们的365还进得去吗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快速推进,农村与城市迅速“并轨”。“作为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村落,江姐村经济形式单一,部分村民观念守旧,教育程度相对偏低……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村民素质成了江姐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该村党委很快意识到,要带领全村发展致富,必须实现从环境更新到人的思想更新的转变。

        于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思想战役很快在该村打响。

        作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姐村党委充分发挥党员、村组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带头作用,组建党员、邻里互助、巾帼、青年、老年5支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进组入户、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图书宣传单等形式,将最新的“三农”政策、教育观念、农业技术送到家家户户。

        “为了脱贫致富,有人开始主动带头了解学习国家政策”“要想留住游客,必须注重环境卫生和自身形象”“家禽乱跑、垃圾乱扔现象越来越少,各家各户的墙头都贴着村组颁发的奖状”“江姐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采访过程中,听老乡们细数村里的变化,透过一张又一张笑脸,让人真切感受到“思想观念之变”带来的发展红利。

        随着全国文明村的创建,江姐村深入挖掘江姐精神品格的内涵和外延,持续不断推动全村转变观念、树立新风,先后评选出“五好文明家庭户”“十星文明户”1500余户,以及“致富带头人”“好媳妇”“好女婿”“环卫之星”和道德模范120余名。

        “迈进新征程,在我看来,我们村有变,也有不变。”江姐村党委书记张平说:“变的是,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和新村建设同步推进,村里的路、房、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好的提档升级;而不变的是,红色基因的永续传承。”

        今年初,随着成功申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的好消息传来,江姐村将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依托江姐故居、邓萍故居、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以及中华彩灯大世界,走以“红”带“彩”特色旅游发展之路,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深度推进村容整洁环境美、产业增收生活美、乡村文明身心美的旅游新景象,带领群众进一步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故事看发展

        江子刚:传承是最好的守护

         

        “红色基地建成了,环境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身边很多人都做起了小生意。”采访当天,这位面对镜头有感而发的老人,是江竹筠烈士的侄子江子刚,也是江姐故居的管理员、守护者。这位72岁的老人,精神矍铄,从盼修路到自己参与修路,一直聊到院子正前方的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

        10多年来,江子刚已习惯了天蒙蒙亮就起身,在简单用完早餐、烧水泡茶、清扫院坝后,便步行至家旁的江姐故居。“里里外外都要走一道,打扫灰尘,扫一扫地面。”江子刚告诉记者,清明节前后,前来参观的团队非常多,他每天都要在自家院落和故居之间来回奔走几趟。一来,自己肩负故居看守的重任;二来,力所能及服务好游客们。

        在江姐村,像江子刚一样依托红色资源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还有不少,一些人利用自家民房开起了农家乐。江姐村的变迁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商机,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村民纷纷留了下来,有的经过培训成了收入不菲的制灯工人,有的带着打拼多年的积累返乡二次创业,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当天,江子刚又接待了一位上门拜访的老人,坐在院子里和他聊起父辈口中的姑姑,说说江姐村今昔的变化。让江子刚欣慰的是,时至今日,不少人心中还装着这段独特的红色记忆,江姐牺牲几十年来,她的精神品格不但没被时光稀释,反而变得更加光荣、更加灿烂。“我希望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到红色基地和故居来参观旅游,传承红色基因。”江子刚说。

        传承是最好的守护。如今的江姐村,即便在农闲时节,村民们也没闲着,村里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处处都有大家读书和休闲娱乐的身影,乡村劲吹文明新风。一村民说:“江姐是从我们村走出去的,作为江姐的后人,我们不能给她丢脸。”在江子刚看来,村里每一位村民都为自己身为江姐村人感到自豪,更是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江姐故里”这张名片。

         

        记者手记

         

        历史的硝烟远去,红色脉搏依旧在江姐村这片土地上跳动。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悟,眼前有美丽的田园景致,耳边听乡亲们讲述美好的生活,让人真切感受到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振兴给这片红色土地带来的嬗变。这振兴的图景,正如共产党人为民谋幸福的初心,虽跨越时空,却是同一抹红。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
        点击换一张